廈門日報訊 (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鄭伯堅)16日,伴隨著悠長的汽笛聲,一列載有休閑鞋、服裝等貨物的中歐(廈門)班列從廈門國際物流港緩緩駛出,標志著我國首條自貿區始發的中歐班列開通十周年。據廈門海關統計,十年來中歐(廈門)班列累計開行1378列,載貨12萬標箱,貨值逾355億元,貨物種類覆蓋電子、機械、日用品、生物醫藥等超千種。
自2015年8月16日首列開行以來,中歐(廈門)班列已從最初的單一線路擴展至7條線路,輻射13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30多個城市,相比國際海運可縮短10天至20天的運輸時間,為電子信息、光伏組件等“中國制造”出口歐洲大陸提供了更加高效暢通的物流方案;同時,俄羅斯的木材、比利時的聚乙烯等貨物循著鐵軌來到中國,實現了“雙向奔赴”的貿易繁榮。
“作為班列最早運營平臺之一,我們很高興見證了中歐(廈門)班列的不斷成長。”廈門國際班列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陳鷺超回顧中歐(廈門)班列發展歷程,深有感慨地說,“一開始,班列裝載的主要是服裝、陶瓷等小商品;現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高附加值產品源源不斷加入進來。”
“鋼鐵駝隊”馳騁不息,作為全國首條加入中歐“安智貿”項目的國際班列線路,中歐(廈門)班列為福建及周邊企業搭建起一條對接歐洲貿易的綠色通道。“加入‘安智貿’項目以來,我們的電子產品搭乘中歐班列發往歐洲,在當地可以優先辦理海關手續,客戶滿意度大幅提升。”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經理王為弟說。十年來,廈門海關共監管中歐(廈門)班列“安智貿”貨物2萬余標箱,貨值逾100億元。
為充分發揮廈門口岸腹地和海鐵配套優勢,保障中歐(廈門)班列順暢通關,廈門海關加大政策宣貫力度,指導班列運營平臺企業創新實踐“鐵路快通模式”并實現全覆蓋,通過前置核驗處理艙單數據,實現智能化監管、一站式驗放和數字化通關。
與此同時,該關支持廈門國際物流港建設,依托前場大型鐵路貨場,充分發揮海關新放行系統作用,通過數據交換主動下發,實時掌握企業接收放行情況,提升監管時效,實現貨物即到、即查、即放、即轉,保障班列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推出舉措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5-08-18
- 廈門蘇頌科技教育基金會獎助141名學子2025-08-18
- 廈門:20條“硬核”舉措力挺民營經濟2025-08-15
- 廈門去年新增1.2萬A級納稅人2025-08-15
- 今年前7個月廈門出口增長10%2025-08-15
- 9月1日起 廈門將調整居民醫保參保政策2025-08-15
- “白鷺分”新增 信用報告查詢功能2025-08-15
- 烽火中的廈門味道:藏在廈門老字號里的抗戰“密碼”2025-08-14
- 第二屆中國鄉宴產業大會9月15日在廈門正式啟動2025-08-14
- 廈門今年首批保障性商品房(社會批次)預選房啟動2025-08-14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臺風“楊柳”今天凌晨登陸漳州漳浦2025-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