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v无码专区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龍巖新聞
分享

東南網8月4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羅小春 徐士媛 通訊員 溫連光 湯金玲)晨曦微露,一輛輛裝滿從餐飲廢油中重生而來的生物柴油的槽車,從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駛向海外市場。與此同時,在一公里外的福建省德澤新能源有限公司車間內,高純碳基材料與新能源電池材料正源源不斷地被提煉出來。

這兩家企業都位于龍巖市新羅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近年來,該園區以卓越新能源、德澤新能源等“鏈主”企業為核心,繪制產業鏈圖譜并開展精準招商,形成“鏈主牽引、全鏈協同”的發展格局,助力新羅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提質升級。目前,新羅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已匯聚規上企業37家,今年1—5月,產業產值達24.1億元。

點“廢”成金

在卓越新能源的生產車間,那些曾讓城市為之困擾的地溝油、潲水油等廢棄動植物油脂,正在進行一場神奇的蛻變。

原料純化處理、甲酯化反應、高真空多級分餾……通過自主研發的甲酯化核心工藝,昔日的廢棄物被轉化為清澈透亮的酯基生物柴油,產品品質優于國際標準。不僅如此,公司持續加大投入研發,劍指更高端的生物航煤與生物基化學品領域,目前多項技術成果處于待轉化階段。

深諳“聚鏈強鏈”之道,卓越新能源積極向下游高附加值領域拓展。公司利用酯基生物柴油生產天然脂肪醇,廣泛應用于洗發水、沐浴露等日化領域,還利用酯基生物柴油生產生物酯增塑劑,產品無毒、環保、可降解。而酯基生物柴油副產品甘油,被應用于環保型醇酸樹脂等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一條“回收—轉化—高值應用”的完整生物質能源產業鏈已然成型,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再生與價值的階梯躍升。

“我們聚焦將廢棄油脂‘吃干榨凈’,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產業鏈整合,不僅解決了環保難題,更創造了可觀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這條綠色產業鏈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卓越新能源董事長葉活動說。據了解,卓越新能源目前是我國生物柴油行業產能規模最大、出口量最多、創新能力強勁的龍頭企業,是中國生物柴油首家A股上市公司。

馭“墨”而行

在園區另一端的福建省德澤新能源有限公司,則做著關于“墨”的事業。

德澤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6月,是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專注于石墨及碳素制品、高純碳納米管、高性能負極材料、電子專用材料及其他新能源材料的研發、生產。

記者在德澤新能源的研發中心看到,研發人員日夜奮戰,全力探索碳基材料在電池領域的前沿應用。如何提升石墨、碳納米管的純度?如何精確調控高性能負極材料,使其成為離子快速通行的“高速公路”?每一次實驗,都在為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循環壽命延長、安全邊界拓寬,注入新的動能。

走進德澤新能源生產車間,一場關于“墨”的變身正在上演:整齊排列的提純設備里,黑色粉末如流水般傾瀉,經過酸洗反應提高純度。“碳納米管被譽為納米材料之王,作為鋰電導電劑,它能顯著提升電極活性物質占比,推動電池能量密度與循環壽命躍升。”德澤新能源副總經理吳玉琪指著剛烘干出料包裝的碳納米管說。

從實驗室的探索,到生產線的實踐,再到市場應用的廣闊天地,碳基材料這古老的“墨”,在新能源時代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與價值。

好產品還要有好原料。2022年,基于產業鏈協同發展,新羅區政府積極推動福建礎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園區10公里外的龍巖市新羅區龍雁工業園區。

福建礎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新能源電池碳納米管生產的新材料企業。該企業與德澤新能源緊密合作,為德澤新能源提供高質量的碳納米管原材料,共同探索碳基新材料的無限可能。

“德澤新能源主要鉆研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深加工,園區馬上要動工建設的福建省德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則主打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錳基新能源材料的生產。這兩個高附加值的項目,將填補新羅區鋰電核心材料產業鏈的空白。”新羅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區負責人謝振浩說,目前,園區已引進包括卓越新能源和德澤新能源在內的6個項目,預計全部達產后可形成120億元產值規模。

如今,在閩西這片紅土地上,兩條綠色產業鏈——卓越新能源領銜的生物質能源鏈與德澤科技主導的新能源電池材料鏈,以生態閉環與雙鏈升級為翼,驅動龍巖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升級。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英聯股份擬定增募不超15億 A股募9.6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