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v无码专区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年輕人花式“爆改”奶茶袋

改造成收納包、通勤包、遛鳥袋、貓狗窩等

在近期外賣大促中瘋狂點單的市民,收獲的除了“奶茶自由”的歡樂,還有五花八門的茶飲外包裝袋。

閑置的奶茶袋能派上什么用場?記者發(fā)現(xiàn),隨著“再利用”風潮的興起,不少福州年輕消費者將奶茶袋改造成收納包、通勤包,以及遛鳥袋、貓狗窩等。而由此引發(fā)的需求,又使得二手奶茶袋在閑置交易平臺引發(fā)新一波熱度。

創(chuàng)意改造二次使用

在傍晚的福州地鐵四號線車廂里,年輕白領邱瑤手中拎著的不是名牌包,而是一個印有某奶茶品牌LOGO的通勤包,里面裝著手機、鑰匙和錢包等。“便宜結實還防水,天天擠地鐵也不用怕壞,壞了再喝一杯奶茶就可以了。”她打趣道,“通勤包的盡頭是奶茶袋”。

而邱瑤的同學小廖,則有一個同樣由奶茶袋改造成的粉紅色收納包:“正好放得下我的飯盒、傘,還有一些補妝的小物件,簡直太適合打工人了。”

拿奶茶袋當通勤包用,感覺如何?實踐了大半年的邱瑤認為,不“丟人”且“真香”:“年輕人主打不被薅羊毛。‘爆改’奶茶袋,一來省錢,二來趁手又實用,三來也是自己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我覺得這是消費觀的升級。”

曾經(jīng)隨手丟棄的奶茶包裝袋,如今在福州年輕人手中二次使用。在社交媒體上,記者看到,很多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大學生,曬出了各種改造版的奶茶袋:有的把奶茶袋上部稍微修整,加上掛鉤,就變成車載垃圾袋;有的把奶茶袋上部稍微整理,倒入清水后加入洗衣液,作為浸泡袋,既干凈衛(wèi)生又不會漏水;有的在袋子底層戳幾個小洞,掛在廚房水槽邊,作為瀝水籃來使用;有的在奶茶袋下部剪出一道取紙口,放入紙巾,作為懸掛式紙巾盒;還有的用紙箱和奶茶袋子黏合加固,制作出附有冰袋的夏日貓窩,被戲稱為貓咪“空調(diào)房”。

粉絲群體各有喜好

隨著奶茶袋用途的擴展,福州年輕人對奶茶袋的選擇也越來越講究。不同品牌的奶茶袋因材質(zhì)、設計和實用性的差異,擁有了各自的粉絲群體。

邱瑤喜歡樂樂茶的袋子,因為這個牌子的奶茶保溫袋封口是魔術貼,不容易壞。而小廖則偏愛奈雪的茶的袋子:“它的內(nèi)膽很厚,保溫效果很好,袋口是魔術貼的扣,很結實。”在社交媒體上,網(wǎng)友們會分享各自的“收藏心得”,哪些品牌的袋子更牢固,哪些設計的袋子更美觀,甚至有哪些店鋪愿意應顧客要求提供特定款式的袋子。

除了實用功能,奶茶袋的設計也成為了年輕人考量的重要因素。聯(lián)名款、限定款因其獨特的設計和限量供應,尤其受到追捧。

部分二手袋貴過奶茶

奶茶袋改造風潮,甚至催生了新的市場需求。在閑置交易平臺上,原本不起眼的奶茶袋迎來了新一波熱度。

“一點點、茶百道、霸王茶姬的茶飲袋各20個,還有其他品牌的新茶飲袋子大約20個。合計50元,包郵。”在閑置交易平臺上,來自福州大學城的賣家小高掛出了轉讓帖子。在私聊中,她告訴記者:“本來只是收集奶茶袋,后來發(fā)現(xiàn)還挺有市場。現(xiàn)在,我會將從同學那里搜集來的奶茶袋打包出售。”

記者搜索發(fā)現(xiàn),轉讓二手奶茶包裝袋的信息為數(shù)不少,均價為1元~2元/個,聯(lián)名款、限定款價格更高。比如,聯(lián)名款奶茶袋在閑魚上的價格普遍為10元~15元/個,甚至有的賣家在詳情頁面標注一個號限購一個。一些“絕版”奶茶袋子,如江南百景圖與喜茶的“喜迎桂客”奶茶袋,有網(wǎng)友報價在50元~65元/個,比一杯奶茶還貴。

福州資深商業(yè)觀察人士王烽認為,年輕人收集奶茶袋子是追隨潮流的表現(xiàn),而循環(huán)利用也反映了年輕人群體的環(huán)保意識在逐漸上升。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收集過程中產(chǎn)生過度消費,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記者 江海)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英聯(lián)股份擬定增募不超15億 A股募9.6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