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抗戰 保家衛國
抗日女戰士回顧崢嶸歲月
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近日,記者采訪了張志一、陳鳳珠等抗日女戰士,聽她們講述烽火歲月里投身抗戰、保家衛國的難忘故事。
張志一:
到野戰醫院救治傷員
張志一今年已年過百歲。她出生于江蘇無錫的一個小村莊,在家中五兄妹里排行老三。
1945年5月,張志一與幾名同學在無錫一家水泥廠小學當教員,目睹了日軍摧殘家鄉,又想起小時候的親身經歷,便與同學們瞞著家人,毅然決定參加新四軍。
那時,抗戰已接近勝利,但也是最艱難的時候。在其中一名同學聯系的義勇軍地下工作者接應下,她們偽裝成學生,以探親為名,冒險從日軍嚴密把守的江陰八圩港碼頭過江,前往蘇北。“當時無錫有很多封鎖線,我們只敢晚上行動,沿路還能看到敵人的碉堡。”過江后,地下工作者一路護送她們抵達鹽城解放區。
到解放區后,張志一進入軍區的衛校學習,數月后被分配到野戰醫院當護士。戰場環境險惡,她克服恐懼,快速包扎傷口、轉移傷病員。“條件再苦,我們都不怕,滿腦子想的都是多救一個人。”她說。
日本投降后,解放戰爭開啟,張志一跟著部隊南征北戰。新中國成立后,張志一跟隨丈夫所在的部隊先后在福建福州、漳州,江西景德鎮等地工作。后來,張志一的崗位調整到福州市職業病防治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并工作到1983年光榮離休。
陳鳳珠:
為游擊隊制作軍需品
陳鳳珠今年96歲。她出生于浙江樂清南充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44年初,中共樂清縣委領導人在她家隱蔽,這段經歷讓她首次接觸到革命思想。在革命思想的熏陶下,革命的種子迅速在陳鳳珠心中發芽。后經黨員關少嫻介紹,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5年2月,“虹橋起義”發動,“永樂(永嘉和樂清)人民抗日自衛游擊總隊”成立。陳鳳珠擔任村里的婦女支部書記,雖身形瘦小,卻勇擔重任。“敵人離我們很近,我們在后方也會拿著槍演練。當時,我們為游擊隊制作軍需品,給他們做子彈袋。”她回憶道,當時環境艱苦緊張,大家長期住山洞,不少人長了疥瘡、虱子。在山中隱蔽時,霧大找不到路,四周都是帶刺小樹,若不慎摔下便是萬丈深淵。
新中國成立前后,陳鳳珠歷任樂清縣虹橋區婦聯主任、清江區組織科科長等職,還作為代表出席了浙江省首屆婦女代表大會。此后,她輾轉溫州軍分區、北京軍委氣象局、總參政治部等單位工作,屢立戰功。1965年,陳鳳珠從北京來到福州,長期在教育系統任職,多次獲先進工作者稱號。(記者 肖遠強 通訊員 吳云哲)
責任編輯:趙睿
- 96歲張秀卿:臺灣少年團抗日往事2025-08-25
- 追尋臺灣同胞抗日足跡(兩岸脈動)2025-07-29
- 上海舉行系列活動喚起兩岸同胞共同的抗戰記憶2025-07-01
-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研討會在臺北舉行2025-06-17
- “臺灣義勇隊檔案”入選國家級名錄2025-06-09
- 臺灣學界紀念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還原臺灣人民抗日真相2025-06-08
- 那些模糊又堅定的身影 一座閩中山城的追尋與銘記2025-05-26
- “寶島情——兩岸名家書畫展”在臺灣苗栗登場2024-11-11
- 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首次公布 46名福建籍英雄在列2024-04-06
- 莊嚴的日子永載史冊 決不容遺忘——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8周年2023-10-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新區設立十周年 經濟總量達3331.04億元2025-09-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