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福建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福州。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近30家中央及省市主要媒體的50余名記者走進閩侯縣,實地探訪傳統金魚養殖如何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電商文旅為紐帶,為金魚產業注入發展新動能。
閩侯潘氏觀賞魚養殖場吸引眾人目光。
智能魚缸與文創產品
開創金魚消費新潮流
閩侯縣現有43家金魚養殖場,養殖面積達1250余畝,主要分布在南通、荊溪、小箬等鄉鎮。去年產各類金魚近1500萬尾,年產值近4億元,占福州地區金魚產業的70%左右,占全國高端金魚的80%左右。作為行業龍頭,位于荊溪鎮關中村的潘氏觀賞魚養殖場年產高端金魚近百萬尾,產值超3000萬元。
在潘氏觀賞魚養殖場,一款專為家庭生態養殖設計的智能“懶人”魚缸成為采訪團關注的焦點。據養殖場負責人潘國誠介紹,這款魚缸通過“邊排水邊補水”的蓄水設計,實現水質恒溫控制,避免金魚因水質突變受刺激;內置“魚馬桶”可集中收納排泄物,配合電子閥定時排水器與智能喂食器,可自動完成排污、換水、喂食全流程。更巧妙的是,魚缸搭載的智能燈光系統可模擬自然光照,促進藻類“爆藻”生長——藻類不僅能為金魚提供天然堿性飼料,調節腸道健康并增色,還能吸收排泄物中的氮、磷成分,形成自我循環的生態凈化系統。
“無論是養魚新手還是忙碌的上班族,都能實現‘放養式’養魚。”潘國誠說,這款魚缸已上市兩年多,根據定制規格價格從千元到萬元不等。
除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外,潘氏觀賞魚養殖場還與福州大學城高校開展合作,通過“高校設計+企業轉化”模式,共同開發出萌趣實用的金魚衍生文創系列,將傳統金魚文化與現代設計美學深度融合,為金魚產業注入年輕化基因。
培育電商群體
激活“金魚+”多元消費場景
關中村一座古樸的土墻小院內,國潮金魚博物館正以全新模式推動金魚產業延伸。
在這座占地1800平方米的復合空間里,融合傳統書畫、非遺技藝的金魚主題展陳,生動詮釋著“金玉滿堂”“年年有余”等吉祥寓意。區域內分為直播區、金魚文創產品展示區、金魚文化科普區、研學互動區,共有16個現代化魚池,以及1000多尾蘭壽、壽獅等中高端金魚。
“國潮金魚博物館不僅是福州首個金魚直播研學基地,也是荊溪鎮發展‘金魚+品牌+電商’等模式的一個縮影。”關中村黨支部書記蘇友俊告訴記者,早在2023年8月引進國潮金魚博物館之前,村內各大小金魚養殖場就吸引不少省內外經銷商長期駐守,開展直播帶貨銷售。
隨著經銷商數量不斷增多,村里一方面重點孵化金魚主題電商直播基地;一方面在閩侯縣人社部門的幫助下,舉辦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班,指導村民學習網絡銷售技巧、直播帶貨技能等,著重培養本土人才。
蘇友俊表示,經過這幾年培育,入駐村內的電商從業人員約有200人。村里也成功構建起“前端直播帶貨+后端養殖供應”的完整產業鏈。(記者 陳木易/文 鄭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金魚產業“游”向新賽道2025-08-25
- 福州漁業30年創下多個全國第一2025-08-25
- 從福州揚帆,向大洋拓疆——宏東漁業的遠洋共贏之路2025-08-25
- 2025“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旅游聯盟文旅推介活動在榕啟動2025-08-25
- 新消費 新活力 新福州——“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聚焦榕城2025-08-24
- 福州機場和地鐵捷報同傳 濱海快線通過竣工驗收2025-08-23
- 福州至菲律賓兩條貨郵航線開通2025-08-23
- 福建福州:暑假倒計時,玩水才是正經事!2025-08-22
- 即將恢復開放!就在鼓山!2025-08-22
- 來福州,走福道,享福氣!2025-08-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從三重優勢看國際深水樞紐港崛起2025-08-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