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境外投資者(包括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許可申報持續活躍。記者根據證監會官網統計,截至9月16日,今年以來已有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國際有限公司、第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62家境外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許可。
合格境外投資者是經證監會批準,使用來自境外的資金進行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投資者僅以自身名義在境內開展證券期貨投資,不在境內開展經營性活動。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記者表示,境外機構踴躍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許可,反映出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增強,也反映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興市場在全球金融版圖中的地位持續上升,中國資本市場憑借龐大體量、豐富層次及不斷增強的穩定性,成為全球資金尋求新增長點的重要目的地。同時,全球金融市場的關聯性進一步增強,跨境投資愈發頻繁,境外機構積極布局中國,是對全球資產多元化配置的戰略調整。”
“盡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如國內消費市場的持續擴容、高端制造業和科技創新領域的蓬勃發展,為資本市場提供了堅實支撐,讓境外機構意識到投資中國就是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同時,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政策持續深化,為境外機構入場‘鋪路搭橋’,推動合格境外投資者準入門檻降低、投資范圍擴大、投資便利程度提高。”付一夫同時表示。
從證監會發布的最新合格境外投資者名錄(截至2025年7月底)來看,今年以來,已有40家機構獲批資格許可。縱覽歷年數據,記者發現,近年來獲批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的機構數量呈增加趨勢。其中,2021年全年獲批機構數量為115家,創下自2003年以來的新高;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獲批機構數量分別為69家、80家、72家,均維持在相對高位。整體來看,自2003年以來,共900家機構獲批資格許可,覆蓋全球逾40個國家和地區。
在楊德龍看來,境外機構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行為會起到示范效應,有利于增加我國資本市場的資本流入,也可以促進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從而進一步推動市場發展。
付一夫表示:“不同境外機構的投資理念和策略差異明顯。例如,部分來自成熟市場的機構,相對更加注重長期價值投資,投資行為可能更多基于宏觀經濟分析和行業前景研究,這有助于推動價值投資理念的傳播,引導市場資金流向優質企業;部分機構對新興產業的敏感度較高,善于捕捉行業爆發前期的機會,投資風格相對靈活,這些機構的進入能為國內新興產業帶來資金支持,促進產業創新升級。總體而言,投資風格多樣的境外機構豐富了國內投資者構成,帶來多元投資理念,有利于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活躍度與國際化水平。”(記者 方凌晨)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數字人民幣閃耀服貿會 中國金融開放加速“鏈2025-09-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